
在《西游记》中,沙僧或许是最安静、最沉默的角色之一,但他无疑是四人团队中最为踏实、最忠诚的存在。而这份忠诚与坚守,正是由国家一级演员闫怀礼在荧幕内外完美诠释的——他低调、谦和的外表下,隐藏着一生的坚守与无怨无悔。
1982年,闫怀礼与《西游记》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当时,导演杨洁正在全国进行演员海选,闫怀礼原本是话剧舞台的资深演员,以扎实的演技和沉稳的气质,成功获得了沙僧的角色。沙僧的台词并不多,但闫怀礼用眼神和细腻的动作,精准地塑造了一个忠诚、坚韧、稳重的角色。拍摄过程中,艰苦的条件并未让他抱怨,反而他一人多角出演,扮演了卷帘大将、千里眼、围观老者等多个角色,尽心尽力地为剧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展开剩余74%许多人误解了闫怀礼,认为他因为台词较少而是最清闲的演员,然而真相却远不止如此。他不仅将每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,甚至一分酬劳也未曾领取,始终默默地为剧组付出,并且从不抢戏。他的敬业与无私,令他在剧组内外都被视为精神支柱,六小龄童曾感慨:“闫老师就是我们的定心丸。”
尽管《西游记》火遍全国,闫怀礼却从未借此炒作自己。他拒绝了无数的商演和综艺节目邀请,一直坚守在话剧舞台,偶尔参演电视剧,也始终坚持“宁缺毋滥”。他认为演员不应消费角色,观众所记住的应该是沙僧这个角色,而不是演员本人。这种远离名利、专注演艺的态度令同行钦佩,但也让他逐渐远离了公众的视线。
随着年岁渐长,闫怀礼因长期拍戏时接触到过量的敌敌畏(用于《西游记》中的烟雾效果),导致肺部出现纤维化。健康逐渐恶化,尽管如此,他仍保持乐观态度,并常说:“比起那些为了艺术献身的同伴,我能演沙僧已经很幸运了。”
2009年初,闫怀礼病情加重住院。当得知消息后,师父迟重瑞与“大师兄”六小龄童迅速赶到医院,三位老友紧握双手,仿佛回到了取经的岁月。然而,八戒马德华却因堵车错过了这最后一面。就在闫怀礼距离他最后的告别只有5分钟时,闫怀礼悄然离世,留给马德华一生的遗憾。
闫怀礼的追悼会几乎迎来了《西游记》剧组的全体成员。杨洁导演泪目道:“他是最好的沙僧,也是最好的演员。”闫怀礼的妻子张柏青捧着遗像,温柔地说道:“他走得很安详,但舍不得大家。”在追悼会中,观众用弹幕留言:“沙僧回家了”,向他致以最深的敬意。
今天,闫怀礼已离世16年,但他所塑造的沙僧依然是经典中的经典。每当《西游记》重播,观众们依旧会为那个默默肩负责任、为师傅无声守护的背影所感动。闫怀礼不仅演活了沙僧,更以自己的一生活成了沙僧——低调、默默奉献,用忠诚书写了无悔人生。他为人处世的方式无声地传递着,真正的艺术家是那种把角色置于名利之上、把情义看得重于生死的人。而那短短的五分钟,也成了《西游记》中师徒情谊最动人的注脚,提醒着我们:有些人,一旦错过,就是一生的遗憾。
发布于:福建省纯旭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